天色暗了下来,13岁的国楠奕背着书包往家走。小区里,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准时点亮,柔和的光芒洒在小径上,照亮她回家的路。打开楼宇门的瞬间,声控灯随之亮起。“特别亮堂,自己上楼都不害怕了。”国楠奕说。
这温暖的光亮,驱散了黑暗,也让始建于1986年的西市区五台子街道建新南里小区的居民,彻底告别了“摸黑出行”的旧时光。去年年底,28块太阳能光伏板为小区的46盏路灯和17栋楼的408盏楼道声控灯供电,每年可节省近3万元,实现了全年“零电费”。
这一切,源于社区对居民“问题清单”的切实回应。过去,因基础设施老化,照明不足长期困扰着居民。“最初考虑装传统路灯,但每月电费缺口难解决。”建新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曾佳妮介绍,经多方走访与沟通,最终敲定了这一环保又经济的太阳能发电施工方案。“‘零电费’还节能减碳,这方案对老旧小区太合适了!”曾佳妮自豪地说,“现在你看,小区环境好了,有新居民搬进来,翻新装修的人也多了!”
灯光亮起来,居民们的喜悦溢于言表。在小区住了30多年的74岁老人马全永感慨:“以前晚上出门看不清路,总怕绊倒,现在路灯准时亮,散步时心里踏实多了。”居民更是赞叹:“新小区都没我们这亮!”
更让人暖心的是,灯光还拉近了邻里关系。从前入夜后便冷清的小区广场,如今成了小区里最热闹的地方:邻里借着灯光拉家常、跳广场舞;散步的人多了,彼此之间的了解也加深了。“小区亮了,心也亮了!”居民们笑着说,“别看小区建成的年头长,但很有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