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彩票APP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县区动态 >  正文

让山间每一寸可耕地都长出“金疙瘩”

——黄土岭镇发展大棚蘑菇产业侧记

来源:营口日报

作者:肖南 刘征 孙江宇

发布时间:2020-07-02

【字号:

分享:

编者按?

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我们是如此接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如此接近中华民族的千年小康之梦。从今天起,营口新闻传媒中心开设《走进我们的小康生活》专栏,全媒体记者将深入基层一线,用文字、画面和声音记录营口百姓的小康故事,锤炼优良作风,贴近火热生活、走进群众心坎,创新开展全媒体传播,做到接地气、聚人气、鼓士气。用心用情书写营口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的精彩篇章。敬请关注。

“大家快过来,发钱了、发钱了……”今年第三茬香菇刚采收完,邹广玲就张罗着给帮工开工钱。数着钞票、唠着家常,她们爽朗的笑声飞出大棚,在山间回响……

黄土岭镇地处大石桥市东部山区,环镇皆山。山林茂密,村落星罗散布,座座大棚掩映期间。今年59岁的邹广玲曾是山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她和乡亲们依靠绿水青山的馈赠,把山间的可耕地侍弄得越发“金贵”。“原来这里的耕地一年只有百八十的租金,却没人要,现在贵贱租不着”,邹广玲推开家门就能走进自家的蘑菇大棚。在七一村,很多村民像邹广玲一样,把房前屋后每一寸可利用的土地都扣上了大棚。这样,每一寸土地都会长出“金疙瘩”。“价钱不错,好卖,两茬蘑菇卖了5万多块钱,在农村你还干啥?” 提到大棚香菇的收益邹广玲很满足,她家的大棚一个生产周期能出六七茬蘑菇。这样算下来,4亩多地的大棚能产出的价值至少在15万元以上。

2009年以前,蘑菇只是村民眼里的“山货”,还不是产业。“我从小就经常到山里采蘑菇,下过雨蘑菇出的就多,收成好不好完全看老天爷的脸色”。 邹广玲说,这里山高林密、早晚温差大、温湿度都特别适合蘑菇生长,以前几乎家家都有人上山采蘑菇,提篮小卖贴补家用。

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特有的气候条件,蘑菇注定会与黄土岭人结下不解之缘。2009年是蘑菇改变山里人生活的元年。当地政府看到了“山货”资源背后的发展契机,将“百姓提篮小卖的经历”延展、规划为大棚蘑菇产业的“致富指南”。思路清、目标明,一个产业从培育到发展再到兴旺,需要时间的洗礼。七一村的冯维刚是在镇里扶持下第一批扣大棚的农户。如今,他不仅有2栋蘑菇大棚,还从事菌棒供应、蘑菇冷藏保鲜等相关产业。冯维刚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产业没有政府‘聚精会神’的关注和扶持,很难发展壮大”。11年来,黄土岭镇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不变的是干部一任一任紧盯“一张产业蓝图”做文章,不松劲、接力干。融资贷款、生产要素、种植技术……不断向黄土岭镇聚集。邹广玲身边的蘑菇大棚悄然增多,她每天忙着在大棚里打工。期间,政府的扶持政策不断追加,扶持力度逐年加大。引进“绿色”蘑菇种植合作社,组织大棚户统一选种、统一培训、统一生产标准、统一销售。仅七一村的轿顶香菇合作社三年时间就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发展蘑菇大棚300多栋。

规模效应吸引上海、海南、福建等地客商常年驻在镇、村收购。“有多少,他们就收多少,不落地就卖完了”邹广玲告诉记者,有了合作社做后盾,外地收购商想压价都难。打工中看到大棚户年年都挣钱,与蘑菇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邹广玲动了创业的心思,“自己建个棚,总比给别人打工挣得多”。2016年,当时已经56岁的邹广玲在当地香菇合作社的帮助下在自家房前建了两栋大棚,开启了奋斗致富的新生活。

从采蘑菇补贴家用的小姑娘到种蘑菇创业的老太太,年近60的邹广玲见证了资源、思路、实干的融合效应带来的产业兴旺。如今,黄土岭镇蘑菇大棚已发展到1000多栋,从业人员近5000人,年产值4000多万元。对产业有了认同感,政府、村民、经销商拧成一股绳,合力擦亮 “辽南食用菌第一镇”的金字招牌,这里的绿水青山正成为当地百姓的金山银山。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